宁静的河畔。旦线日,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农业水利研究所(以下简称长科院农水所)技术骨干邹志科,在武汉度过短暂的五一假期后,再次踏上奔赴西藏的路途。
2013年至今,长科院农水所已先后派出百余位专家和技术骨干,接力十余年,帮助西藏农村饮水安全实现达标并进一步提标升级。汩汩清水像洁白的哈达,流入西藏广大农牧民家里;浓浓情,也滋润着每个人的心田。
2019年9月27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长科院农水所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当年7月,李亚龙作为中组部第七批干部前往西藏,挂职西藏自治区水土保持局副局长。3年里,李亚龙的足迹遍布西藏7市(地)中的66个县(区),反复进行现场调研、监督检查,开展技术培养和训练,把一头青丝熬成了满头白发。
期满之际,西藏自治区水利厅农水处负责人找到李亚龙,对他说:“您为西藏的水土保持工作作出很大贡献,但当前西藏的农村饮水问题还没根本改观,能不能把的工作延续,帮我们在这方面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李亚龙知道,当时西藏是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贫穷的地方,农村饮水安全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德政工程,是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内容。由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风俗民情等因素,西藏的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与其他省份相比确实还有很大的差距。当时“十三五”规划起步,西藏自治区水利厅农水处请李亚龙帮忙在农村饮水相关规划上复核技术把关。
2016年李亚龙回到武汉后,在长科院农水所组建了饮水安全室,专门负责饮水安全,特别是对西藏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进行技术帮扶。承载着期盼和情谊,他带领着一帮年轻的农水人,再次踏上高原。
2016年至2017年,李亚龙多次带领团队赴藏,开展农村饮水安全的实地调研和技术支撑工作;2018年8月,长江委应西藏自治区水利厅请求,派出长科院农水所技术骨干李伟前往西藏挂职,原定半年期满后,在对方的挽留下,李伟的期由半年延长为1年,而后又从始至终坚持到2020年春节前;随后,女赵盼盼接替李伟2年;2022年7月,邹志科又紧跟其后,接替赵盼盼至今……
“别人去西藏,带的是红景天和便携氧气瓶;我们去西藏,带的是资料和笔记本电脑。”5月6日,长科院农水所副总工程师罗文兵笑着说,“我们每次去西藏,根本顾不上高原反应,一下飞机就去现场,没有缓冲,直接干活。”
谈到,李亚龙动情地说:“高反有两种,一种是初到高原,出现头晕、目眩、失眠这类症状。我说的另外一种高反,是即将离开时发现对西藏是多么眷恋。记得2016年有次开会,安排离藏前的工作布置,我当时就有些忍不住要掉眼泪了。”
留下什么、带走什么,这是李亚龙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正是这种对西藏和西藏水利事业的深深情感,促成了的一次次“续航”。
不难受是不可能的。2020年博士毕业加入长科院农水所的邹志科,刚工作没多久就跟李亚龙一起进藏调研。从那曲到日喀则,4000多米的海拔,李亚龙至今清楚地记得,邹志科吃一口饭要喘半天才能咽下去,而且一吃就吐。即便是这样,他也坚持走完了8天13个县的行程。
而让李伟印象非常深刻的是2016年第一次进藏,高原反应持续了两天,晚上根本睡不着。有一次车辆行驶在尼玛县的土路上,轮胎爆了两次,千斤顶坏了,周围也没有别的人,车上几个人就下来一起把车抬起来换轮胎。还有一次是2020年,一天里经历了晴天、下雨、下雪、冰雹四种天气,雪还下得特别大,50公里的路来回行驶了5个多小时,风大雪大,但司机说不能在路上停,车一停下来可能就会冻住开不走了,那天直到凌晨1点他们才回到安多县,吃上晚饭。
罗文兵比较频繁地去西藏是在2017年至2020年,每月进藏一次是标配,每月进藏两次是常态。2019年,有一次他进藏待了整整两周,回单位后,同事差点没认出他来。高原的紫外线太厉害,罗文兵不仅晒黑了一圈,连脸上都晒出了眼镜的印子。
2022年1月,春节前一周,唐古拉山以北出现断水的情况,李亚龙和邹志科等人前往现场调研。据李亚龙回忆,他们到达调研的几个村庄和工程点,当地大雪纷飞、滴水成冰,而且海拔在4800米甚至5000米以上。又冷,高原反应又严重,但他们咬紧牙关,坚持了一个星期,通过详细调研形成一份翔实的报告,分析了当地存在的季节性缺水、结冰冻井等问题,并提出加强农村供水防冻技术示范推广、创新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护模式、分类推进供水工程标准化改造、开展农村供水冻害风险管理等保障策略。这份报告得到上级领导批示,为切实缓解藏北地区寒冬断水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而在2020年,长科院农水所更是帮助整个西藏提前完成了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任务。
农村饮水安全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之一。为落实水利部关于西藏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技术帮扶工作的总体部署,在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和长江委农村水利水电局指导和协调下,2018年12月,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联合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与西藏自治区水利厅签署了《西藏自治区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技术帮扶框架合作协议》。长科院作为牵头单位,义不容辞地担起了西藏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技术帮扶的责任。
2016年7月至10月,长科院农水所组织工作组,赴西藏开展自治区“十三五”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复核审查工作。他们历时两个多月,深入日喀则、山南、、林芝、昌都、那曲、阿里7市(地)共18个县(区),开展4131个工程点的复核,为西藏自治区“十三五”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规划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2017年11月至2018年3月,他们再次踏上征程,开展为期3个多月的西藏自治区农村饮水工程普查工作,对西藏各地农村饮水负责人进行普查表填报培训,指导各地填报农村饮水普查表,实地抽样核查普查表内容,确保普查真实性,汇总各地普查表,最终形成西藏自治区农村饮水工程普查总表。通过该项工作,他们全面掌握了全区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运行、管理现在的状况,为西藏自治区农村饮水安全提供了基础数据和技术保障。
两年多时间,长科院农水所团队对西藏自治区74个县(区)开展了地毯式调研。高海拔地区的那曲、阿里,高山峡谷区的昌都,河谷区的山南和日喀则等,每个地区的工程建设和管理措施都不相同。调研结束后,长科院农水所编制完成了《西藏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准则》,这是在水利部相关准则的基础上,根据西藏真实的情况,细化而成的一项准则。该准则由西藏自治区水利厅同区扶贫办、卫健委联合印发,并上报水利部办公厅,经水利部组织专家审查同意后上报当时的国务院扶贫办备案,被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作为西藏自治区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精准识别、制定解决方案和达标验收的重要依据。
同样在2018年,长科院农水所经过充分调研形成的《关于我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调研报告》,获时任西藏自治区领导批示:“调研报告有分量,同意下步工作建议,要认真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砸锅卖铁也要把群众饮水问题解决好,这是对我们是不是做到‘两个维护’的检验。要带着感情加快办。”
2018年7月至2019年3月,长科院农水所团队又一次深入西藏,梳理了全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十三五”规划修编需求,总结了各地好的经验和做法,梳理了工程建设、运行、管理方面的明显问题,高质量完成了《西藏自治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十三五”规划修编报告》。该规划修编在西藏自治区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
经过“十三五”时期的巩固提升,通过实施一系列工程建设,2020年,西藏全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得到全面解决,提前完成脱贫攻坚相关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长科院农水所还牵头开展“农村饮水工程防冻关键技术探讨研究”,被列为水利部重大关键技术探讨研究,2023年正式通过验收。从水源到管网,从水厂到水龙头,从工程设计到施工管理,他们脚踏实地、沉谋研虑,把汗水和智慧献给雪域高原,只为藏族群众家中清水不断,碧水长流。
“如果你看到过藏族群众的那些笑脸,就会明白我们的感受:再辛苦都是值得的。”李亚龙说。
2020年8月,入职刚满一个月的女章杰,带着兴奋和忐忑,踏上了长科院农水所职工必到之处——西藏,开启了高原上的农村水利工作。章杰一行人在和林芝开展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调研工作,查看饮用水水源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厂净化与消毒设施,走村入户,每天的行程都排得满满的,只为多看一处工程、多访一户村民。“望、闻、问、尝”的调研方式已成为基本技能。
在林芝市的米林县走村入户时,吃饭时间到了,当地的村干部提议就在入户的藏族群众家里喝点酥油茶、吃点藏鸡蛋,但因调研行程时间安排紧,章杰婉拒了村干部的好意,启程前往下一站。走出200米开外,却听见身后有急促的脚步声。回头一看,一个六十多岁的藏族婆婆,怀里揣着好几个藏鸡蛋,硬是要塞给调研组的一行人。婆婆喘着粗气,一边把藏鸡蛋往章杰的手里塞,一边激动地说着什么,村干部翻译后章杰才知道,婆婆说:“感谢的好政策,让我们喝上自来水,太好了!”
还有一次,章杰和同事冒雨在朗县入户问询。雨越下越大,章杰一行就在藏族同胞的家中躲雨。不一会儿,发现刚做完入户调查的房屋主人不见了,章杰还在心里犯嘀咕,“难道是不欢迎我们?”雨势渐小,章杰就张罗着调研组一行人离开。刚出门,就看见女主人冒雨而归。原来,她冒着雨去地里给调研组砍了三个大向日葵,让他们路上带着吃。女主人穿着雨衣、拿着向日葵的样子让他们没办法拒绝,最终,他们给了二十元钱,拿了其中一个向日葵。雨水遮住了天上的太阳,太阳花却在心里盛开。
罗文兵也讲了一个故事。有一次,他前往阿里地区普兰县普兰镇科迦村开展入户调查,藏族群众罗布次仁非常激动地说了一串藏语。经旁边水利局工作人员翻译才知道,他是在感谢党、感谢政府,他从来都没有想过会有自来水通到家里的一天。罗布次仁祖祖辈辈都生活在阿里,在政府修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之前,为了有水喝,他们每天都要步行去挑水或者用马、摩托车去拉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修建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现在水直接通到家里来了,也不需要过多的担心有包虫病了。罗文兵被罗布次仁满怀感恩的眼神所触动,也深深为自己和同事所做的努力而感到自豪。
2019年9月27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长科院农水所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长科院农水所以过硬的政治素质和在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所做出的突出成绩,成为当年全国水利系统中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集体。
而今,长科院农水所的工作还在继续。驻点的邹志科,协助当地守住高寒高海拔地区饮水安全底线,防止以冰冻为主的自然灾害和季节性缺水影响群众用水,加强农村供水县域统管,推进大水源大管网覆盖,推动农村饮水进一步提档升级。同时,长科院农水所正按照水利部统一部署,协助西藏自治区水利厅编制《西藏农村供水高水平发展规划》。
近十年来,除了农水所,长科院还陆续派出河流泥沙、水资源管理、水生态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程材料、工程质量检验等有关专业30余名技术专家,到西藏自治区水利厅及相关水利部门挂职锻炼,共同为西藏自治区水利事业高水平发展贡献力量。
伴随着喜马拉雅的朝阳,雅鲁藏布江源头的雪山下,这份浓浓的藏汉情谊,正连绵悠长地延续下去。(原文、图刊载于长江科学院公众号)
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全部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标注明确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