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空间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ISS)是由美国宇航局(NASA)主导建造并于1998年发射建造的世界上最大的“人造星”,国际空间站注定是人类在太空探索和研究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
国际空间站的研究领域涵盖生物学、天文学、物理学、地球科学等多个研究领域,这里是科研人员的沃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有志之士。
而且可以说国际空间站的出现对人类的太空科学技术研究方面有着重要的进展,是人类太空探索进程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因此,国际空间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是科研人员进行多种领域研究的实验室,更是人类太空探索的重要一步。
自2018年以来,国际空间站开始漏气,并且问题逐渐加重,这已经不是一个小问题了,而是国际空间站面临的一件突发危急问题。
根据一手消息,国际空间站内部的气压再次下降,这让地面的NASA和俄罗斯“飞行控制中心”都十分担忧。
由于国际空间站由多个舱段组合而成,而这些舱段内还驻扎着数十名宇航员,因此各国都迫切地需要解决这个舱段漏气的问题,防止气压持续降低,威胁到宇航员们的生命安全。
目前各方已经采取了临时修复措施,并且限制舱内活动,以防止漏气情况更加严重。
NASA和俄罗斯也已经重视着国际空间站的情况,并且在不断寻找解决方案。
然而,最让人们担忧的是,漏气问题似乎并未得到根本改善,这让人们对国际空间站的未来充满了疑虑。
NASA表示这可能涉及到多个复杂因素所引起,而俄罗斯则认为是金属疲劳使其产生裂缝。
这就不得不说一说了,2018年12月11号,在国际空间站上俄罗斯发射了一个名为“联盟号”载人飞船进入舱内,没有过多久,在飞船与轨道舱完成对接后,从飞船内部传来了一阵警报声,发出警报的就是舱内的气压计。
但是由于宇航员们正在睡觉,因此没有人去处理此事,该报警声一直响到了两小时后才会停下,这也令科学家们十分担忧。
经过排查发现联合号舱段出现了一些微小的孔洞,导致舱内气体不断渗透出去,于是科学家们立刻进行了相关处理工作,他们用胶水填补了孔洞,然而两周后,此现状未来又出现。
经过反复几次这样的处理工作之后,2019年3月15日,小孔洞又出现了,于是科学家们决定从孔洞中提取一些样本做分析。
经过研究发现,将微小孔洞放大十倍后,能够正常的看到孔洞边缘有许多金属屑和锯齿形状,这说明这些孔洞是由于受到撞击才导致的。
于是经过反复实验后,科学家们得出了结论,认为是微流星体的撞击导致了这几个小孔洞,而当时飞船上并没什么物体,但是在同样环境下的其他物体最终都产生了比较大的孔洞。
从2019年开始,每个月都发生一到两次微小漏气事件,再到2020年漏气事件频发,一个星期都可能会发生两到三个漏气事件,截至目前,最近一次漏气事件发生在2023年8月份。
据悉,此次国际空间站发生漏气事件并不是偶然现象,根据NASA和俄罗斯方面统计,自有国际空间站以来,共发生过101次漏气事件,并且67次事件都是由于流星体撞击导致的。
但很可惜的是,国际空间站内部养护设备不足,因此只能采用封堵法来暂时性解决问题。
毕竟,对于一个昂贵且正在使用中的航天器来说,不可能花费大量资金进行整改,以至于造成经济损失。
但是NASA提出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由于国际空间站已经超场设计使用年数的限制,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航天员的生命安全,有必要将国际空间站做全面整改。
但是俄罗斯对此提出不同意见,认为没有必要整改,因为这样是不切合现实的,一旦整改可能会影响到国际空间站数据处理等别的方面的问题。
不管如何,在2019年发生漏气事件后,各国都已经十分重视这样的一个问题,并采取临时修复措施以应对不断发生的漏气事件。
但是跟着时间推移,国际空间站的设备也在不断老化,据NASA专家这样认为,目前已经有588个部件超期服役,每年的维修费用高达十亿美元,而常规使用的寿命远超原设计。
NASA与俄罗斯联合制定了一项响应计划,以应对这一一直在变化的问题,这中间还包括关闭所有有问题的舱段,以及保持舱内密封,关闭通风道等措施,以防止舱段漏气影响到整个空间站。
但是至今没有很好的方法彻底修复漏气问题,这让各国非常忧心,于是NASA开始考虑万一出现最坏的可能性,也就是需要撤离所有航天员。
自2021年以来,美国宇航局“龙”飞船一直停靠在国际空间站,以便航天员能及时返回地面,但是由于“龙”飞船内部空间存在限制,因此只能容纳7位宇航员,如果要撤离的话,需要让所有宇航员一同离开。
但是“龙”飞船本身也存在一定风险,因为它最初是为运送6位宇航员所设计,但为了能容纳更多宇航员,提高航天员撤离效率,上面就开始加装额外座椅,但是这也增加了一定风险系数。
前不久美国一批NASA衬衫被泄露,其中就包括对“龙”飞船需要加装额外座椅的通知,这引起了广泛猜测,美国难道真的需要撤离国际空间站航天员吗?
据悉,如果想要在“龙”飞船上添加座椅,并将其用于紧急疏散,目前只能用临时疏散计划了,他们不仅要没问题,还需要召回在轨道上的宇航员。
而且这些额外座椅还需要配备安全带,这样才可以保证航天员安全,没有遭受外部撞击,同时还需要设置通风设备,以保证飞船能够运输这些航天员到达地面。
不过,NASA还未确定是否会实施这个疏散计划,也没有决定是不是会在“龙”飞船上安装额外座椅,但是如果实施这个计划的话,将成为历史上首次使用商业飞船紧急撤离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
随后不久,中国就收到了来自德国、巴基斯坦、阿根廷等国家有关其天宫曾搭载向进行联合试验和科研合作的信号。
这也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未来中国的天宫空间站可能会迎来更多的新伙伴,当中国的天宫和其他几个国家的载人航天飞船对接时,无疑将会成为历史上首批融合各国智慧与科技的杰作,对人类太空事业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这与中国近年来在太空领域上取得卓越成就分不开关系,同时中国在航天领域技术已发展得越来越完善,其独立研制的载人飞船和探测器等都在不断突破技术瓶颈,实现重大技术跨越。
此外,中国在探测火星、月球等行星项目上屡创佳绩,其不但执行任务高效,还在数据分析和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十分优秀,为其他几个国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资源,成为国外科研单位做研究的重要基石。
而且近几年中国在太空领域方面投资逐渐加大,同时还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去参加了,这让中国在太空探索和科研方面拥有更强实力,同时基础科研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此外,中国还积极地推进国际合作,欢迎外国科学家前来中国进行交流合作,共同开展各种科研项目,这些都是外国国家看重中国,而向中国寻求合作所需要的。
如果按照《阿尔玛科条约》来看,中国天宫空间站被认为是取代国际空间站的新选择,其地理位置优越,很适合开展各种太空实验,是一个理想的研究平台,为此照这样来看,中国天宫有很大有几率会成为未来的主要空间站。
那么国际空间站一旦解体,各个国家之间又会有什么反应呢?毕竟美国和俄国之间一直存在一些矛盾,因此如果发生这样的事情,美国也并不会趁机制裁俄罗斯。
反而会促进各个国家之间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太空探索技术,毕竟没有现成的取用地球,只能重新研发新的空间站解决方案,这对于各国而言又是一项巨大工程,有待考量。
中国对西方的本性不要抱幻想!要从维护国家利益的角度思考问题。不要头脑发热!!!
美国的“沃尔夫条款”不允许中国参与航天工作,中国根本不用管国际空间站的事。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独家获悉,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电影《青春之歌》中林道静的扮演者谢芳,于今日(12月19日)凌晨2时14分在北京安贞医院逝世,享年89岁。谢芳的儿媳妇李海平向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证实了这个消息。
男子举报“邻居家有车有房吃低保” 纪委调查:该家庭三人享低保合乎条件,不存在违规
近期,男子苟某飞在网上发帖,举报称其四川巴中老家一邻居家“有车有房吃低保”,质疑邻居骗取国家低保金,觉得应追回低保金,对相关工作人员做处理。其举报是否属实?事情真相到底如何?红星新闻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调查。
财联社12月19日讯(编辑 卞纯)美国最大密码货币基金管理公司Bitwise的首席投资官(CIO)马特·霍根日前预测,如果美国建立比特币国家储备,比特币的价格可能会飙升至50万美元。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比特币有望较目前的价格持续上涨近400%。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高慧超 佛山报道12月19日,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从佛山市高明区2024年招商推介会上获悉,位于佛山市高明区的广州新机场已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复同意建设,航站楼、跑道等基础设施即将动工,预计12月25日启动前期同步实施工程。
近日,湖南00后大学生 米青东收到了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 颁发的捐赠证书 感谢他捐赠的 “关于大赉县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残件” 而这一切还要 从他在网上买了一个二手“包”说起 01 米青东就读于湖南衡阳 南华大学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 平时喜欢收集老物件 据他回忆,今年11月
上海一小区发生刑案,一女子死亡,警方通报:27岁男子被抓获,双方因经济纠纷产生矛盾
12月18日,据上海市公安局闵行分局官方微博消息,12月13日18时50分许,闵行区永杰路某小区住宅内发生一起刑事案件,致一名女子(祝某)死亡。当日,嫌疑犯徐某(男,27岁)即被警方抓获,据其交代,双方因经济纠纷产生矛盾,来沪实施犯罪行为。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IT之家 12 月 19 日消息,据日经周三报道,本田与日产正就合并问题展开谈判,以应对富士康(鸿海精密工业)可能发起的收购威胁。富士康的主营业务是合同制造,主要为苹果生产 iPhone,但它早在 2019 年就宣布进入电动汽车行业。
年薪200万,对一个年仅27岁的年轻人来说,完全是傲视同龄人的资本,但有人就是甘愿放弃高薪,选择单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