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10.3亿元的腾达新能源年产2×15万吨煤焦油深加工项目、总投资6.8亿元的宏源公司年产25万吨甲醇8万吨合成氨项目、总投资7.47亿元的涧河化工园区道路工程建设项目、总投资3500万元的金谷煤业智能化矿井项目、投资4000万元的牡丹体育公园项目、年度投资4000万元的北城新区基础设施续建项目……
项目聚势春潮涌,战鼓催征千帆竞。3月21日,古县46个项目集中开复工,总投资164.7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6.48亿元。其中新建项目16个,开工率66.67%;续建项目30个,复工率100%,将有力推动古县逐步优化产业体系、提升城乡功能、改善民生福祉。
2025年,古县树立“开局就是决战、起跑就要冲刺”的决心,以开展“重点项目建设年”行动为契机,坚持“四全工作法”,用好项目建设全链条管理机制,破瓶颈、强保障、优服务,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今天的奠基仪式,不仅是一铲土的落下,更是一份责任的启程,我们期待与各方携手,为区域经济振兴贡献力量。”在腾达新能源年产2×15万吨煤焦油深加工项目开工奠基仪式上,古县腾达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郭东生说,“我们将以精益求精为准则,严把质量关、安全关、环保关,确保项目如期竣工,向全县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腾达新能源年产2×15万吨煤焦油深加工项目以焦油为原料做深加工,总投资10.3亿元,分三期建设。其中项目一期主要建设2套15万吨煤焦油深加工装置及配套辅助工艺等工程,项目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约12亿元。
该项目奠基仪式现场也是古县2025年重点项目集中开复工仪式主会场。3月21日上午,仪式主会场锣鼓声声,彩旗飘扬,大型机械整装待发,建筑设备全部到位,实施工程人员整齐列队,书写着“爱古县、爱临汾、赢未来”和“以道路定框架、以亩产论英雄、以项目破机制”等大字的条幅高悬会场四周,蔚为醒目。古县四套班子领导、各乡镇党委书记、县直各系统党委主要负责人、企业和项目施工方代表参加。
今年以来,古县牢固树立“项目是第一支撑”理念,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领域,对标谋划2025年重点项目70个,总投资352.9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0.15亿元。
古县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主引擎,除腾达新能源年产2×15万吨煤焦油深加工项目以外,今年还谋划实施了总投资6.8亿元的宏源公司年产25万吨甲醇8万吨合成氨项目、总投资1.8亿元的盛隆泰达公司年产1亿立方米SNG生产装置改造建设项目、鸿鑫(山西)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新建特种微纤维生产线建设项目、盛隆泰达公司焦炉煤气制12万吨/年甲醇项目、涧河化工园道路工程、污水处理厂和特勤消防站等项目。
“我们要拿出‘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实’的作风,以‘干就干成一流、做就做到最好’的责任担当,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提质、提速、提效。”古县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国强说,“对这次集中开复工的项目,我们将践行‘四全工作法’,分秒必争、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强化要素保障、精准靠前服务,确保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达效。”
春日的古县,城市扩容提质、颜值以及气质双升。在宽阔平坦的涧河东岸,新开工的古县牡丹体育公园项目蓄势待发,将成为古县又一处与居民幸福指数紧密相连的城市“双品质”建设工程。
古县牡丹体育公园建设项目总投资4000万元,以“自然运动·牡丹文化”为核心,打造集登山健身、体育娱乐、生态休闲、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多功能公园,将突出牡丹主题、结合山地地形,构建层次丰富的运动空间与景观体系。该项目是古县持续实施“南延北扩”战略、快速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又一重要举措,是创建省级公园城市的“首战之地”。
古县2025年重点项目集中开复工活动以“1+1+6”模式举行,开发区、县城、各乡镇同步开展集中开复工活动,县城分会场就位于古县牡丹体育公园建设现场。
近年来,古县滚动实施了一批补短板、强弱性、扩容提质的重点工程,城市的颜值、价值、气质有了明显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更加充实。2025年,古县计划实施10项城市“双品质”建设重点项目,其中新建基础设施项目6个,新建企业投资项目2个,续建项目2个。
古县住建局局长许俊雷说:“我们将以集中开工为令,迅速组织施工队伍进场,抢抓施工黄金期,明确时间节点,突出关键工程,强化每日调度,做到快速推进、高效推进、有序推进。同时,组建技术专班下沉工地一线,严把投资、质量、安全、环保、进度五个关口,发扬工匠精神,塑造一流精品。”
临汾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承担古县北城新区路网工程的施工。项目经理朱敬平表态说:“我们将从原材料源头抓起,确保材料的品质上乘,在施工流程上实行精细化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在项目进度上将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以日保周、以周保月、以月保总工期,全力以赴把项目打造成精品工程。”
今年,古县县委、县政府在全面落实省、市15件民生实事基础上,围绕群众所需所盼,决定再投入3000余万元实施县级15件民生实事,接续为民生“加码”、为幸福“加速”、为生活“加温”。
15件县级民生实事包括城市建设类9件、教育类2件、交通出行类2件、社会保障类2件。
古县政府办主任亓国峰表态说:“我们作为民生实事统筹调度部门,将坚持全县上下‘一盘棋’,发挥督办推动作用,逐月调度、主动协调,全力推动‘15+15’民生实事按期完成,切实把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落实好,把群众的大事小情解决好,让大家笑容更多、心里更暖、生活更幸福。”
此外,古县6个乡镇也同步开展集中开复工活动,共有119个项目,总投资2.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5亿元,主要涉及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文旅融合等方面。
走进古县城区北段防洪能力提升及生态修复工程现场,混凝土边坡坚固美观,宽约四米的格宾石笼紧密排列,为堤岸形成一层坚实防护。
该项目被列入省“一泓清水入黄河”项目库,是古县北城新区基础设施提升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河道疏浚、边坡绿化、雨污分流等,确保“一泓清水入黄河”。到建成时,河道水质将得到非常明显改善,生态环境将实现整体优化,融入的牡丹文化、生态文化等诸多元素,将激活周边城市区块,以蓝绿交织、水城一体为目标,打造出全民参与共享的滨水公共走廊。这是古县此次集中开复工的4个水利类项目之一。
此次集中开复工的重点项目中,既包括盛隆泰达192万吨/年焦化技改项目、宏源216万吨/年焦化技改项目等产业类项目,还包括安吉欣源二采区建设项目、老母坡煤业水平延深项目等煤矿安全能力提升项目,也包括总投资56.71亿元的19个基础设施类项目、总投资2.53亿元的社会民生类项目……
项目是第一支撑,这46个项目的顺利开复工,为古县推进转型发展、做大经济总量、增进民生福祉注入了强劲动力。今日的古县,咬定了目标、铆足了干劲,必将以“项目之进”支撑“经济之稳”,以“强劲开局”奠定“全年胜局”。
“我们将以集中开复工活动为契机,以更高的站位、更优的服务、更严的标准,全力以赴为重点项目建设保驾护航。”古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局长盖建亮在表态发言中说,“我们要提升服务效能,打造审批‘高速路’,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对重点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实行‘容缺受理’‘告知承诺’等服务机制,确保项目审批一路畅通;要强化主动服务,当好项目‘店小二’,优化重点项目服务专班,实行‘一对一’精准服务,坚持‘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服务理念,为项目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优质服务,真正把服务做到项目心坎上。”
仲春时节,希冀无限,一幅蕴含着勃勃生机的发展图景正徐徐铺展。一个个含新含智、向好向优的大项目、好项目,为古县勇当太岳板块高水平发展全面提质提速增长极排头兵提供了坚实保障。